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深圳道尔顿新华公学举行了本学期最后一次全体教职员大会!

来源: 深圳道尔顿新华公学      编辑:佚名

1月14日,深圳道尔顿新华公学全体教师在一片祥和中,举行了本学期最后一次全体教职员大会。此次大会以“教师分享”的形式进行,这得益于各教研组,年级组与各部门的前期总结会议中老师们真实的经验分享,创新的分享形式与彼此看见与连接的实践过程。

会议中,徐可欣、敖菊花、周志涛、刘璇、唐金爽5位老师分别就实践道尔顿理念、创新课堂、年级管理、混龄家庭管理与学生评价五个方面主题以点带面地分享了本学期道尔顿在教育教学与管理评价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理解道尔顿 实践道尔顿 成为道尔顿”

徐可欣老师

“把孩子当孩子看,理解学生的'不理解’。”初中部道法老师徐可欣在真正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与学情后,开始逐渐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思维与行为。

作为本学期的一名新道尔顿人,徐老师以《理解道尔顿 实践道尔顿 成为道尔顿》为题讲述了自己从喜欢道尔顿理念,到真正实践道尔顿制过程中的成长,这个过程有期待、有意外、有不解、有疑惑、有惊喜,更有收获,但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踏实。

她总结道:坚定踏实地走道尔顿实践之路的过程,就是把每一节课都当成公开课来准备,理解学生的“不理解”并将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引导学生落实道尔顿制学会独立、合作、责任、反思的高效课堂。

初中部文综小组在每周一早上都会召开专题教研会议,从教育教学到学科竞赛,从教学方案到作业设计,都经过教研组细致研讨,徐老师说: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是促进成长的机会,值得花时间反思琢磨、探究改进,老师就是教育,责任担当尽在言行举止中,沉淀下来的才是真正的成长。

“自燃的我,可燃的娃”

敖菊花老师

在道尔顿,有一群“自燃型”的老师,所谓自燃——就是对教育教学充满着无限热情,对热爱的教育事业有着甘于奉献的激情。敖菊花老师便是一台所有人都喜欢的“行走的充电宝与自动化发电机”。

“总会有些特别的孩子,满怀激情地希望得到特别的理解和关注,希望你成为那个最懂他的人。”敖菊花老师以《自燃的我,可燃的娃》为题分享了在实践教学中的真实感受。

她提到老师们的课堂教学争取做到与时俱进,融入多元文化,与校内各项活动紧密结合。在课堂上,她提出了教具制作的重要性,老师的抛转引玉可能就是学生创新与创造的源泉。

敖老师有着自己的一个“废物利用回收站”,不管是瓶瓶罐罐还是布料物料,都是课堂上孩子们科学小发明的原材料。

她倡导与尝试“融合型项目式学习”教学,代表性的是与国际教师的合作教学项目,在科学、创客与英语科学课上,我们总能看到学生的创新性作品,独一无二圣诞老人、美国孩子最爱的功夫熊猫...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带着自己的作品参与到中美连线课堂中来。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敖老师关注每位孩子的特点与脾性,善于发现学生眼神中的光和美并“对症下药”,她通过实际案例向在座老师们叙述了她的娃是如何被神秘有趣的科学课堂“点燃”,个性化的关注与指导对孩子树立自信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真的很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到中国去,能到道尔顿新华公学去”,美国犹他州的孩子们在镜头前表达了他们来深的渴望。等疫情散去,我们待道尔顿相聚。

“有温度的管理 有力度的教育”

周志涛老师

“我们是真心地关爱孩子,真诚地帮助家长,你的真心能被看见。”五年级年级组长周志涛在《有温度的管理 有力度的教育》主题分享中提出了“老师的真诚与真心”在孩子成长中的巨大能量与推动力量。

而他,在五年级的孩子与老师眼中,就是真诚与真心的典范。

每一位老师,在育人这件事上,都是一个漫长且细致的过程。对此,周老师从道尔顿教育实践中借鉴了张校长在育人管理的三条“黄金建议”:“设计”是效果的保障,“情感”是有力的工具,“合力”是前行的动力。

周志涛老师不仅十分了解五年级的每位老师,作为年级组长更是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解师生之困惑,担师生之责任。他通过分享每一位班级导师与学生的“故事”,在细微中真诚地告诉大家:好的教育,发生在小事中,体现在细节中,更藏在每一个眼神与每一句话语中。

“我们要相信团队的力量,一个团结的团队才能带出一个团结的团队,心之所向,我们去的远方才能到达!”这是五年级教师团队的共识,也是道尔顿教师团队的共识。

同时,周志涛老师也通过五年级育人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了育人过程中“三心”:设计中有我们的匠心,情感里有我们的真心,合力时是我们的同心,他相信在道尔顿这艘大船上,众人划桨,使命必达!

“家庭时光---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时光”

刘璇老师

道尔顿有6大混龄家族,24个小家庭,每个家庭都有10多个6-13岁左右大小的孩子,要管理的巧并管理的好绝非易事。但学校的“家庭时光”也是孩子们在校园体验小家大爱的欢乐时光。

刘璇老师以《家庭时光---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时光》为主题向在座老师们分享了“如何安排好家庭时光课程”与“在课程中如何培养家庭意识”。

道尔顿在每个周一、三、五都设置了“家庭时光”,每一节课想实现家庭时光的温馨有趣并实现其价值,家庭导师必定是精心“备课”的。

刘璇老师表示所谓“备课”,要“备学生”“备主题”“备组织方式”,刘老师以臻善家族至真家庭的18位家庭成员为例,分享孩子们一学期家庭时光中家族文化教育、爱国主题教育、传统文化手工制作、劳动技能教育、多元文化理解、阳光体育、荣誉表彰等一学期近50节课的课程安排,主题内容涉及成长支援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个人独立,培养集体合作精神。

6大家族各有独具特色的个性化评价体系,通过家庭团体活动体现以大带小,以小学大,让学生在学生参与家庭文化的建设中营造家庭的归属感,刘老师说:道尔顿的每一位家庭导师,都是孩子们在培养“责任、独立、合作与反思”中的引导者,作为家庭导师在无痕地进行情感输出时,我们的孩子也在成长中学会了“分享爱”。

“教师评语——对学生的心灵滋养”

唐金爽 老师

“我读老师们给孩子评语,读到很多故事,很多细节,很多期待,很多鼓劲,更多的是老师的用心”,在读老师们写给孩子们的期末评语时,学生成长中心副主任唐金爽老师眼泪婆娑了,她没想到,这一段段的评语像是一封封老师给孩子们的“情书”。

在分享老师们的“情书”前,唐老师先向老师们解释了评语的定义、功能、形式与意义,同时提出评语与寄语的本质区别。她说,老师们的评语,让她看到了她做班主任时候的自己与“爱”最真实的样子。

“在道尔顿,有太多的老师像这5位分享的老师一样,在学习道尔顿理念、教学创新、班级管理、混龄家庭管理与自我成长中都有同样的经历,但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在团队管理中,老师们都在贡献自己的智慧与真情,在点燃学生的过程在做着大胆的尝试。”

张莉校长总结几位教师的分享时指出,透过5位老师的分享,我们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投射出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经过一学期的砥砺前行,我们彼此看见,彼此连接,相互欣赏,相互鼓励,我们正循序渐进地向开学初提出的“双轨驱动 双减赋能 双向奔赴”的目标与“强基提质”的学年目标迈着坚定的步伐。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招生详情↓↓↓

1、深圳道尔顿新华公学国际小学招生简章

2、深圳道尔顿新华公学国际初中招生简章

相关新闻 更多 >